April 13, 2006

[戲言]新古典布蘭詩歌

20060407 劇院 新古典舞團:布蘭詩歌

這是我第一次看新古典。影音片段不算的話。

進場前就帶著很多包袱。有好的也有壞的。
他們說:新古典的舞者都不需要減肥,因為劉鳳學老師覺得要有體力,
甚至還要女舞者吃壯點!
他們說:新古典有很多體育系的人加入,可是很奇怪的,
舞蹈系出身的拿比較多錢,其他的因為本來跳舞就不是求生,是興趣,
所以不能相提。
他們說:劉鳳學老師的舞氣勢很大,對速度、空間都有很好的發揮。
劉鳳學老師現已高齡八十多,還瞿瞿然有生氣,編了百多支作品。
而曼菲老師在台大的當年,他跨過新生南路就是到新古典練舞。

對這支舞第一個印象就是他老了。

不必然是舞者不好,而是整個作品的編舞概念上是比較早期的。
這麼說吧:
就結構跟編舞上來說,布蘭詩歌根本就是一支「現代舞劇」。
整個作品強烈地依附於音樂上,
(應該說劉鳳學老師「吃音樂」吃得很緊,這點真是她厲害的地方。)
而作品之中,舞者也企圖去「演戲」,
那種演戲就像是古典芭蕾舞劇那樣的,
不一定有什麼確切的情節,可是彷彿有愛情,
有一些簡單的事件、一些戲謔。

想像把一齣芭蕾舞劇整個轉換成現代──
音樂變成廿世紀的清唱劇,
舞蹈從芭蕾變成殘有一些芭蕾語彙的現代。
布蘭詩歌大致就是這樣處理的。

如果用這個標準來看,
劉鳳學老師的這支舞真的是很見功力的,
70分鐘的場面調度,有群舞有獨舞有雙人,其實很不容易。
舞者的配置、流動也都很好看。

可是問題在於,
芭蕾音樂與芭蕾舞劇傳統是緊密連在一起的,
那是他們文化的一部份。
而且芭蕾音樂有強烈的敘事性(早期好像也有抒情意味很濃的),
(這個要再研究)
和「以芭蕾舞跳傳奇故事」關連非常密切。
用現代舞跳故事的作品有嗎?
當然有,而且很多。
不過故事/敘事在舞蹈裡面是一個值得討論但我不會的題目。
我現在只能說,布蘭詩歌在這上面是吃虧/落後的。

現在的布蘭詩歌,
既要面對詩(它的確有部份是顯而易見地在處理詩),
又要處理音樂(這個不能不處理XD)
如果用的是古典芭蕾舞劇的結構邏輯來編舞、製作,
就會有點怪。
因為根本上布蘭詩歌的詩篇並不構成一貫串的情節,
25段詩扣除首尾,分成三大段落:初春、酒店、愛情宮殿。
本來就是抒情性質很強但各不相關的詩組,
像是葡萄一樣被串在一起,他們同屬於一串葡萄,
其中幾顆又屬於同一小串,
但其實每一顆中間沒有必然的關係。
而串起他們的則是音樂了。

因此,編舞家讓舞者用彷彿有人物性格的方式在詮釋,
看起來真的很......老派。
很浮華沒有打進靈魂的動作。

我到寧可看純粹配合音樂的肢體,
說不定反而碰撞出某些東西。
畢竟劉老師對音樂結構性的掌控是不錯的。
(這樣說是講現場音樂其實有點是敗筆)
而音樂實際上是這齣舞的軸心。

另外,我很擔心我被林麗珍老師影響太大。
這支舞怎麼都只有大塊肌肉的運用呢,(像是豪華版的大會舞)
是因為配合音樂上簡單純粹的旋律嗎?
如果是這樣,整齊劃一感就變得很重要囉...
舞者本來非專職,
但是有一些人的缺點沒有被好好藏起來呀。

布蘭詩歌的氣勢要怎麼樣才會出來?

我覺得氣勢最大的序曲也沒有很氣魄,
不曉得是不是修士袍子的關係。
BTW服裝多半沒有加分還有點扣分。

春天的憂鬱

我不曉得是什麼帶來的。春天的憂鬱。我如往常地在每年的
這個時候朝拜流蘇。因為那像極了春雪可以容許我幼稚的浪
漫。然後我也看了杜鵑。通常台大的杜鵑開得一園濕爛,與
他無關。或許是卡莫。葉子的輪迴。這一世有某些對了,好
比蛋糕貝理斯和君君姊的笑容。不過某些不對。我還有前世
的依眷。是氣味是從容在微微人聲中隱匿。但似乎也不是。
春天是發癢的季節。紅樓夢有杏癍癬。我抓抓我脖子上的疹
。想不知哪來有薔薇硝。春天的憂鬱。是李永平或沈從文。
無法竟讀湘西的疏朗風情,也進不去海東青的濃稠台北。於
是我點了黑豆cheese。我很寂寞。接了好多通電話還是寂寞
的春天。今天有雨。雨來得正好是要出門去談公事的時候。
雨走得也快。可是空氣一樣潮溼。溼溼的空氣讓我發熱。今
天下午喝的是藍姆其諾。是酒的關係嗎。我怎麼一直心跳得
快。誠品裡面竟然找不到吳魯芹。我亂翻紀盃的三少四壯。
開始了皮笑肉不笑的更大憂鬱。這時候看林文月只覺得太雍
容不迫。我想起了簡媜女兒紅的四月裂帛。他說。寫給幻滅
。我看手錶。已經過了可以游泳的時間了。原來時間過得這
麼快。寂寞的時候應該坐什麼好呢。跳舞嗎。我想起某一次
也是在誠品。痛得。音樂是探戈。今天是某張熟悉的電影配
樂。聽了好多遍了。汪也跟我說過。就是記不得。我跳。跳
不盡的迴圈。於是我開始亂唱。最後又唱到崑曲。秋江一望
淚潸潸。我把莫名的憂鬱轉嫁給潘必正。偷偷流了幾滴淚。

[戲言]歐丁劇場 飛毯

20060331 北藝大戲劇系 歐丁劇場 飛毯 The Flying Carpet


Text is a carpet that must fly away.

雪跡主要是對身體的工作(也有提到部份聲音),
而飛毯則全部都是聲音的訓練。

一樣地,這是一場表演,也是一場以演出為形式的訓練過程濃縮。

不過對我來說,聲音變化的訓練,
不像肢體那麼的震撼。

一方面對身體的控制對我一直都比較難,
二方面在詩社跟崑曲社的磨練讓我有比較多的經驗。

又因為是聲音,
實在很難事後記錄啊...


大抵是聲音的大小高低輕重節奏速度句讀。
或者加入意象。eg.雪融的聲音。
或者加入人物。eg.政治操弄者。
或者加入情緒。eg.激動。
共鳴改變。
他也唱。

原則是差不多的,重點在功力。

有人問,一天練多久啊?
他說,有的時候練很久,但像今天,也只有五分鐘可練。
不過也可說,他練了三十多年,
坐車的時候,坐飛機的時候,走路的時候。
訓練也可以是聽空調的聲音,或者就是讀一本書。


Julia Valey年紀已經不小,
果然累積出來的功力就很厲害。

他說,語言的意義有導演會控制,
對他來說,聲音經常比意義更為重要。

[戲言]歐丁劇場 雪跡

20060330 北藝大戲劇系 歐丁劇場 雪跡

這只能算做是筆記吧。

要成為一個好演員需要不停的練習。
許芳宜說要自律。 Well-disciplined. 是安可思說的嗎?

雪跡的意象非常明顯,
貧於記憶的我在多年前曾經看過這戲,
這次一聽到要演出,
仍然有一個從來沒有親眼看過的畫面在腦海中栩然如真。

表演的訓練像是梯子,堅硬而冰冷,
但你需要它而能成長一步步向上。
而上了舞台,就像得要有一場雪,輕柔地覆蓋於其上,
雪是美麗的,讓人感覺不到梯子的冷硬。
平常的表演,只會讓你看到美麗的雪。
但《雪跡》,則讓你看到一路走來的步履。

進劇場的時候Roberta Carren已經坐在台上。
說是台,北藝大的這個實驗劇場也就只是個黑箱,
大小跟實驗劇場差不多,甚至小些。
她很從容,大家魚貫進入且因為座位不夠(觀眾很多!!),
正在調整和找空隙時,
她還跟大家說:舞台前這邊那邊也可以坐啊! (Of course in English)

坐定,她有一段舞。
舞之中有很多文化的影子,
包括十三響、印度舞的步伐和手勢、日本(很像相撲)的走...
舞是一個楔子,但我忘記她怎麼從舞開始講起的。
但總之她開始談起了歐丁劇場的歷史,
包括總監導演Eugenio Barba曾經跟Grotowski工作過,
他回到丹麥要成立劇場,沒人參加,
於是他查出戲劇學校的榜單,
一個一個打電話給那些落榜的人。
就這樣開始了很不一樣的歐丁。
也為歐丁開啟了其後獨特的表演方法。

開始之後不久,就只有四個人,
他們互相為師,有一個會芭蕾,他就教其他人芭蕾,
一個會體操、一個練墨劇、另一個沒說。
總之,他們就開始了互相教導的演員訓練。

Roberta說到,
在他的演員經驗的第一個階段(他用的辭彙是the First Season),
主要在找到存在感presence。
"Some of you are more present than the others." 他對著觀眾說。

一開始,從走路開始。
不同方式的走路。去改變再平常也沒有的走。
再來是控制。
控制力是個重點。於是以慢動作。
現在的眼睛已經很銳利了,其實還是看得出來有一些時候還是危難,
會跳過某些地方沒有控制到。不過我也只是看得出來,也做不到...

另外,頭、肩、手、腰....等身體不同部份,
可以introvert也可以extrovert,
混雜可以組成多種姿態。

Roberta在他的第一階段中,有一個重要的訓練。
是Barba要他為自己發明的訓練,
(很有趣,這真是個很自主自由的劇場。)
他開始想要怎麼鍛鍊,
他四處觀察,決定模仿一種義大利老人家愛玩的丟球遊戲。

這個遊戲有一群人,
首先有一顆球,
大家要想盡辦法把你手上的那顆球儘可能地丟近第一顆而不碰到它,
當已經有別人的球很近的時候,你可以把別人的球彈開,
佔據它的好位子。

Roberta和Barba把這個遊戲轉變成,
虛擬的球,空間也從在地板上滾變成再三度空間中自由地丟。
於是,她開始空中丟球,
速度有快慢、快慢可以分階段、輕重、幅度...等等。

第二階段,由於她發現她已經可以在丟球練習中一邊考慮等一下要買什麼菜,
於是決定換principle。

她說,當你的動作已經automatic之後,這個principle就不適用了。

於是,她開始嘗試發明新的規則。
一次只能動一個關節,或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動兩個關節。
眼睛也算。

難處在於其他的地方不能動,所以得非常專注,
必須把關照放到全身。

這就是劇場中的close-up。

她自己說,從第一個階段的大動作變成小動作,
她自己覺得這個練習真是boring,
但是因為她知道這個練習很重要,於是就繼續下去。

再來,模仿畫冊或攝影集中的動作。
這些都是有composition的畫面→對照無意識的隨意動作。
在練習的時候,要變成snapshot,
也就是要在空氣中暫停。
(因此要有自發的相反力量保持平衡)
然後可以試著把相片變成slide。
然後他做了一串示範動作,
就是他曾經編的一個小品。

要把這樣的動作串接在一起,
其實也就是之後會常常需要的把即興動作固定下來的技巧,
也就是要賦義。(可以編故事)

好累,不想寫了,囉哩囉唆沒看過的人一定覺得很無聊。
但是真是很好看的一齣戲啊。
 

Web Site Tracking
HP Laser Pri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