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9, 2008

穿越年華傳來的美好/曲會雜記

上上星期答應了一場演出,時間對我來說頗為緊迫,不過機會來了,不好好把握可不成。平時自己就算想要演戲,不只是沒錢沒伴,也沒力氣處理諸多劇務行政。

這次的機會難得,要演的崑曲《玉簪記》的一折〈琴挑〉,這出戲大約是除了《牡丹亭.遊園驚夢》之外,所有崑迷曲友沒多久就會碰到、就會喜歡上的一齣戲。其實我考慮了好久,本來機會不在我這的,後來又考慮再三,原因主要是〈琴挑〉雖看似基礎,其實難唱,我沒有上台過,又沒好好學全,現在老師們都不在,我的壓力頗大,也怕砸了人家的場子。後來接演了,更發現我的對手妙常可不是泛泛之輩,人家先是我大學的大學姊,又是政大教授,最重要的是,他可是京劇名票友。(我死了~~~~~)

這兩個星期還是先從唱開始,去了曲會唱曲,冷的要死的天氣嗓子都不願意出門。一點鐘到,坐到近五點嗓子終於開了點。而且比起前次曲會實在是相差太多。上回唱,不論是氣息、腔格、節奏,都還在水準之中,唱完後自己覺得很開心;這次唱,節奏一直拉不動,笛子老師的白布鞋停不住地一直點地,越吹越快,明明是首贈版曲啊,我想要慢慢唱耶。我坐在那,想起多年前呂老師教誨,說他年輕時候在曲會上也是,當笛師吹起進行曲,他硬是右手按板、把速度扯回自己的節奏,笛子老師就開始意識到速度的問題,於是跟著他的節奏走了。我當時雖也想如法炮製,可是嗓子不聽使喚的時候,能有聲音,顧得上高成低就已經了不起了(更何況非常勉強),就別說節奏,而且只靠按板,手指頭對上木桌子,不要說是按,就算是用敲的,也敵不過曲笛啊。

除了唱曲之外,這個星期也開始找錄影出來複習了。斷斷續續學過〈琴挑〉,美惠學姐教過、跟溫老師學過北崑版,但沒正式上過台,對我來講好像就不真切。曾經彩扮過片段,和小宣去教師講習課上示範最後一隻【朝元歌】,這段的身上、地位就還記得清楚,很奇怪。

手邊有的幾個錄影版本,岳美緹與張靜嫻、岳美緹與華文漪的《玉簪記》,汪世瑜王奉梅、岳美緹與蔡瑤銑的單折〈琴挑〉。《玉簪記》最出名的版本當然是上崑。我曾經現場看過的大師演出好像...沒有!

但腦海中對這個戲卻有很多人的影子。
最最鮮明的,恐怕還是華老師吧。

看崑曲早年的錄影帶很需要耐性的,以前對戲不熟,老版本的錄影沒有上字幕,沒學過的戲看起來是畫面霧心裡頭也是霧煞煞。可是,你就是可以從那模模糊糊的畫面中依稀抓到某些神韻、某些心緒、某些說不出來的感動。

〈琴挑〉裡面有一句很簡單的念白,潘必正與陳妙常琴挑之後,妙常假裝生氣,必正一離開,妙常其實心中不捨,忍不住喊了聲「潘郎啊潘郎」。在舞台上,這句話因為在道觀裡,可不能明著喊,所以妙常一出口,忽然意識到他的身份、他的環境,硬生生在「潘郎啊潘」之後緊急煞車,然後左覷覷右聽聽,真的是四下無人,才敢甜甜悠悠地喊出心上人的名字。邊喊自己一邊陶醉還一邊害羞。就這一句話,華文漪的甜美大度、清麗脫俗完全抓住了每個人的心吧,錄影帶裡現場觀眾為了這句喝采叫好,鎂光燈也閃個不停。錄影帶外的我,竟然也被這1980年代的女子的一叫給揪緊了心肝。

無緣見到華老師演的陳妙常大概是很多崑曲人的大遺憾吧。

No comments:

 

Web Site Tracking
HP Laser Printer